類別「“歷史研究”」的庫存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4688

Comments 在〈乙未割台特展中研院開幕 台史所:將「翻轉」單一抗日史觀〉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發生在1871年的八瑤灣事件,造成了琉球人54個人被原住民高士佛社殺害、牡丹社人割頭,僅12人生還,其實是因為誤會產生的悲劇。

琉球人有66人發生船難,在恆春八瑤灣登岸後一開始是被高士佛社當作客人招待的。
但因為高士佛社人高馬大,又語言不通,琉球人決定趁夜逃走。隔天發現客人不告而別的高士佛社人,因為沒有被尊重而對琉球人萌生了敵意,以至於追殺他們釀成悲劇…

老師在這個故事裡,除了史實的陳述之外,還可以強調什麼?

我先問學生:這場事件裡有沒有誰是絕對的壞人?裡面有沒有誤解?學生都能回答出正確的判斷。

接著補充2005年起琉球人與高士佛社、牡丹社人用愛化解仇恨的過程。但要讓學生去發現,和解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真相的釐清。2004年牡丹鄉公所舉辦「牡丹社事件學術研討會」,就是透過真相的釐清,做為雙方和解的重要基礎。

透過這堂課我想讓學生了解:若沒有真相,誤解就會一直存在,受害者和加害者都無法得到真正的平靜。
只有繼續找出真相,才能帶來和平。

#為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探究暖身

Comments 在〈從牡丹社事件的原因”八瑤灣事件”看真相的釐清為何重要?〉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6年6月有個好消息,想跟好朋友們分享,尤其要感謝2015年畢業的311、314、315同學們。
2014年我參與的國教院和平教育計畫,已經要出書了!
當年請同學們跟我一起合作寫的論文,經過兩位教授審查,得到了很好的評價哦~
我的論文題目:〈教師如何扮演轉化者角色?─以高中生對兩岸教科書有關「德意志帝國統一」的討論所作的分析〉
教授A的評語:(1) 本文從批判教育學觀點,強調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在推動和平教育工作上的積極功能。進而從翻轉教室的教育理念,以兩岸教科書關於近代德國史的記載為例進行教室實作。並提供具體教學案例及學生回應的分析,極富參考價值。
(2) 全文論證分成課程規劃、教材安排、問題設計、文本探討及學生意見整理分析等章節,組織完整,說明詳盡。建議可補充兩岸歷史教師的工作與言論氛圍,以及不同類型學生對和平教育的認知與回應方式等課題,以凸顯本文對於教師批判與轉化角色的理想期待。
教授B給我的審查意見是92分(80分以上是推薦採用)。他說:本文最能契和本書之主旨。分析兩岸教科書中有何「差異」,同時討論面對如此狀況,教師處理之個案。本文得提供教師從事「歷史教學」論文之參考,屬上乘佳作。
這是炫耀文嗎?不好意思,是的。因為我真的太開心了!就跟一個學生的努力結果被老師肯定那麼開心。
很感謝三個班的同學,願意在炎炎夏日的暑假輔導課裡,花四節課跟我一起翻轉、研討兩岸教科書的問題,完全沒有人會質疑這樣做是否耽誤了準備學測的進度。
因為你們願意配合我的計畫,跟我一起思考、一起研究發表,我記得你們的升學表現也創造了很好的佳績,並未因此而受到影響。反而你們在推甄面試時強調參與過歷史老師的研究計畫,得到了教授們的認同,對不對?
如果高中的歷史教學都能有機會帶學生一起做研究,不受教學進度綁架,那有多好!寄望新的歷史課綱,能夠給高中歷史老師足夠的帶領學生研究思考的空間。

 

Comments 在〈分享論文被肯定的好消息〉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