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eog-education.blogspot.tw/2010/11/blog-post.html#more/游牧笛)

 

侵蝕輪迴學說 (Cycle of Erosion)

  侵蝕輪迴學說係由戴維斯於1899年所發表,他的學說主要應用於地形發育。他認為岩石的種類及構造(構造)、侵蝕作用的種類(營力),以及侵蝕營力作用的時間(時間)這三要素對於地貌發育有相當大的影響。 
  本學說的基本假設為一塊近乎平坦的原初大地,在內營力影響下急速隆起後,開始地貌的發育史。主要可分為三個時期:
  1.幼年期:絕對高度大,原本的地表大多存在,河流下蝕作用旺盛,河谷深而谷壁陡。
  2.壯年期:原本的地面顯著被侵蝕,河川側蝕能力加強,下蝕漸弱,河谷漸寬,河川分水嶺漸呈圓緩,谷壁也較不陡峭,地形上則以丘陵地為主。
  3.老年期:地表上凸起的地形所剩無幾,整體地形已達侵蝕基準面,產生新的平坦面,稱做準平原。此時河川幾無下蝕能力,地表上以堆積地形、曲流地形較為發達。
  戴維斯的學說認為最初的隆起地面被侵蝕作用逐漸夷平。也就是說,主要的搬運力-河流,到達侵蝕基準面之後,將不再具有下蝕的能力,最終地形將是一片接近平坦的準平原。
  潘克對於戴維斯的學說提出了質疑,依據他的說法,地形演育與地形的侵蝕循環無關,而是受控於與陸地隆起有關的河流侵蝕能力。於是潘克並不相信戴維斯說有一塊原初地面會發生急速隆起的事。但由於潘克本人的理論過於艱澀難懂,因此並沒有影響當時戴維斯學說的盛行,但他的理論也提供了另一種地形演育的觀念,也可補充戴維斯學說的不足之處。
  戴維斯的學說在現今已經少有學者完全相信,也不會把這個學說當成研究地形演育的好模式;但由於他提出了時間、營力,地形演育這三要素,為地形演育提出了一個完整的認識方向,仍有其價值存在。
 
  在台灣,目前有部分的地形學者認為,恆春半島壽卡到東原一帶,海拔約350公尺處的大片寬谷及眾多的低濕沼澤地,可能為老年期地形所形成之準平原,後又受到地殼擠壓作用而抬升至現在的高度。除此之外,宜蘭縣思源埡口更曾被日本學者認為是老年期的寬谷地形(但後來河川襲奪的概念取而代之),早期亦有學者認為,台灣中央山脈各大山頭高度差異不大,應為被抬升至高處的早期準平原面,稱作「高山平夷面」,但今日上述兩概念均受到強烈質疑,少有人使用。
 
雪見-聖稜線一景,遠看平平的山稜線曾被認為是準平原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