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科中心–時事整理

http://gis.tcgs.tc.edu.tw/resources/news.asp

NGI-自然環境整合供應倉儲系統

http://ngis.moea.gov.tw/NgisFxWeb/Default.aspx

 

環境通訊網

http://enw.e-info.org.tw/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node/65619

地球圖擊隊

http://world.yam.com/

翻轉地理教室

http://1know.net/knowledge/089cc7703777?v=list

 

NGIS

http://ngis.moea.gov.tw/NgisFxWeb/Default.aspx

http://win2k.klgsh.kl.edu.tw/ftproot/socialweb/geography/dixingxue/dixing-index.htm

 地形學拾掇》中,以“圖”為要,將各家課本比較重要的“圖”熔於一爐,方便同
  學們參考使用。

 

台灣是一個位於西太平洋的一個小島,由於板塊運動的擠壓,造成了台灣地區特殊的地質與地形。比之於全世界,地形的多樣性與珍貴性,也毫不遜色。說明了這個小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地形特色。基本上,台灣的地形景觀大致分成下列幾個類型:

  1. 山岳型:包括了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與一千至二千公尺的中級山。至於一千公尺上下的山丘中,尤其是北部的七星、大屯火山,又是令一種景觀。
  2. 海岸型:包括了台灣北、中、南、東部的不同海岸類型外,更包括幾個主要離島。海岸地形變化複雜,不但具有遊憩欣賞價值,同時亦有許多資源可供利用。西部的堆積性海岸或泥質潮汐灘地與濕地、潟湖都是具有高生產力的海岸,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3. 河岸型:包括主、次要河川與支流和小溪。河川的上游、中游、下游的景觀類型皆不同,形成不同的景點非常值的開發的地點非常多。
  4. 地質型:包括因為岩性所造成的景觀,例如泥岩所造成的惡地地形、礫岩所造成的火炎山地形、岩漿所造成的錐狀火山地形與玄武岩方山地形、泥岩岩漿噴出所形成的泥火山地形。
  5. 作用型:包括各種地形作用所造成的地形,例如溶蝕作用所造成的石灰岩地形。
  6. 其他型:包括其他因為人為的文化特質(例如溫泉的利用)乃至於宗教因素(例如各種山形的膜拜與27聖山靈地等)而具有特殊地形景觀等。

 當然上述的分類僅就其地理位置與地形特徵區分,各類彼此會有重疊與互補的現象,將來可以繼續做更深入的分類。同時,地形景觀也會依照不同的氣候(例如春夏秋冬與早午晚和晴雨)、不同的時間(例如高山上的雲海)、不同的大小尺幅(例如大的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大規模海階與高位河階、小的活斷層剖面及因差異侵蝕所造成的豆腐岩)而有所差異。如此的差異,便造成了台灣地形景觀的多樣性。這個多樣性在小小的島嶼上所展現的地形景觀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的確是非常值得我們珍惜。同時上述多樣的地形特色,由於地表的侵蝕力量與旺盛的搬運、堆積力量,造成了地表地形景觀呈現動態的變化。許多的地景會在短時間內,有很大的變化。

 許多不可再生的珍貴地景也常為人們有意﹑無意的破壞。尤其是在颱風豪雨所帶來的破壞力,常引發地表的侵蝕與搬運現象,不但造成許多山崩、地滑、土石流、土壤沖蝕的災害,也使許多珍貴的地景無法回復。政府與民眾每年都要為這些脆弱的地形與災害付出極大的代價。

 如果我們看看這些主要的災害,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災害是由於地表的自然作用所引起的,然而仍然有一些是因為我們的土地利用不當或與土爭地所引起的。諸如:

  1. 颱風:颱風是威脅台灣地區最嚴重的自然災害。由於台灣位於颱風路徑的要衝,因此颱風所帶來的豪雨,常造成山洪爆發,沖毀河堤、農田等,並造成下游及低窪地區的積水,引發水災。由異常降水,例如由熱帶低氣壓所引起的豪雨或西南氣流所引起的雷雨與鋒面雨及暴浪,均會造成台灣地區的災害。以賀伯颱風為例,阿里山氣象測站所量測的24小時降水量,高達1748.5公釐,接近世界記錄,也說明臺灣地區的豪雨所造成的侵蝕力量,是非常驚人的。(表1)
  2. 地震:台灣因位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洋板塊的接觸帶上,因板塊運動所發的碰撞和摩擦而導致的地震特別多。台灣的地層常因為地震造成崩山、地滑、土壤液化與承載力不足的現象乃至於地層下陷的問題。九二一大地震的威力,相信所有國人感同身受。雖然許多房舍與山崩、地滑的問題,造成許多的生命財產的損失,許多的救災、復舊等工作,持續的正在進行中。事實上,地震是地表的一種自然現象,可怕的是其無法像颱風一樣可以預測,也無法預知發生的地點與時間、規模。長久以來,地球演化的過程中,地震在地表已留下許多的痕跡,這些痕跡便是我們所處的高山、丘陵、河階等地形。君不見此次地震一下子就把大地抬升2-9公尺不等,這些來自地底下的力量,的確不容我們小看。過去我們看到臺灣有許多的河階、臺地等,現在更可以想像這些地形應該都是不知道何時的地震所抬升出來的。

    而經過這次地震,我們也更瞭解原來我們所居住的地方,許多地形坡度或型態突然變化的地方,通常都是地質特性改變的地方。當然斷層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前所述,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像美國洛杉磯地區前一陣子也發生過規模非常大的地震,由於位處人煙稀少的地帶,所以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但因為我們要密集的利用這塊大地,所以相對的就有許多的災害發生。集集地震造成了台中、南投地區許多的傷亡,就是一個例子。過去我們並沒有太重視,甚至忽視了這問題的嚴重性。所以這次大地震來臨,政府與民眾便措手不及,窘態畢露。對地震的瞭解乃至於防範措施等問題,亡羊補牢之計,便是好好從各種問題找出對策。 就地震對地景的影響而言,此次地震可以發現有許多的山崩、地滑、岩屑滑落、土壤液化的問題。上次賀伯颱風之後,有許多的地表物質向下邊坡移動,都被泛指稱為土石流,而被戲稱為泛土石流化。而此次地震之後,許多的崩山、地滑、岩屑滑落都被稱為走山。看來此次地滑、岩屑滑落都被稱為走山。看來此次地滑、岩屑滑落都被稱為走山。看來這次地震之後,也將有泛走山化。

  3. 崩山:台灣由於地理環境特殊,地形陡峭、坡度大、地質脆弱,地震頻繁,再加上降雨強度大,豪雨與山崩常造成交通道路中斷、房屋遭掩埋等,並造成人員傷亡。主要的原因是除了草嶺與九份二山有大規模的地滑現象,也衍生出許多的問題外,草嶺與九份二山的山崩的形式與分佈,也是非常棘手的課題,因為大規模的土方,正準備等機會向下坡移動,下邊坡與集水區下游,乃至於哪些水庫有嚴重的淤沙問題,都是我們面對地震的善後問題時,必須面對的。此次地震中,草嶺的地滑是非常大規模的地滑,主要的現象是大量的土方沿著一個傾斜的滑動面,向下邊坡滑移坡度約12度。九份二山位於南投縣的國姓鄉的南港村。實際山崩的位置,距離九份二山有一段距離,這裡的山崩現象,也是一種地滑現象,鬆散的岩塊沿著滑動面滑動。最高的距離高達1.5公里。而滑動面的地質也是個不透水面。雖然其規模不如草嶺大,但是其滑動面的坡度則比草嶺大了一倍,約有24-26度。根據航空測量的估算,草嶺地滑的土方量高達一億四千多萬方公尺。這些大量的土方不但阻斷了清水溪達四、五公里長,堆在河道上的土方高達100多公尺,也就是接近35層樓高。其所造成的偃塞湖,也因此形成一個定時炸戰,不知道何時會在像民國四十年潰決一樣,造成許多人喪生。而這次地震中,雙冬的九九峰成了光頭山,也屢見於媒體,其實那是個岩屑滑落的典型例子。九九峰為礫石層所組成,地震將九九峰的風化、鬆軟的表層礫石岩屑震落,形成另外一種特殊景觀,並不是所謂的走山。

    表二、天然災害分類表

    表2說明了近三年來,臺灣地區常見的幾種環境災害。其中邊坡的問題,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因此必須瞭解造成崩坍的種種現象,是大自然的一種自然的作用。這些作用短期上利用一些水土保持的方法或岩錨等邊坡處理工程即可處理。長期而言如何避開這些潛在危險區,限制山坡地無限制的開發,實為各種開發計畫時之戒。

  4. 海岸侵蝕問題:以宜蘭地區為例,宜蘭沿海地區近年來有不斷受海水侵蝕之跡象,根據當地居民描述,有部份地區海灘已後退數十公尺,這種情況在颱風來襲時更為嚴重,原因可能為蘭陽溪河床採砂活動使輸砂量減少,再加上抽取地下水所產生之地層下陷,而導致海水倒灌,海岸後退。嘉義縣好美里一帶於1976與1989年間,平均被侵蝕了每年約十公尺的海岸沙洲。類似的海岸侵蝕問題亦凸顯出台灣海岸地帶的侵蝕問題及其所帶來的災害,將是台灣地區的一個潛在災害問題。
  5. 海岸變遷問題:由於全球性與局部性的海水面變遷造成了世界各國的普遍性重視,主要原因是海岸線變遷常造成海岸侵蝕或堆積的重新分配,許多重要國家的首都或重要都市也多位於河口港或海岸地帶,例如紐約、倫敦、東京等,海岸的變遷常造成經濟、社會乃至於軍事的變遷。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理論上海岸變遷的問題更嚴重,常影響到海岸的管理與開發。所以海岸的變遷是否有規律性或是其他的異常現象,更應該受到重視。所幸台灣位於板塊碰撞的邊緣,許多的地殼抬升現象,使台灣相對於其他國家較不受到海水面上升所造成的海岸侵蝕的影響。然而儘管如此,我們的海岸線仍有許多地區仍有非常嚴重的海岸侵蝕現象。台灣東部是海岸後退非常明顯的一個地區,台灣西部也由於養殖漁業的超抽地下水與各種工程建設,而造成海岸侵蝕與堆積,常常造成許多工程經費的浪費,以及海岸災害。這些都是因為海岸相對的變遷而來。
  6. 洪水與水患:1998年的汐止水患已經漸漸為人淡忘,然而問題的本質仍然存在,下次豪大雨時,仍有可能發生水患。早在八七水災時,臺灣已承受過水患所造成的大災害。1982年的西仕颱風也造成林口與五股地區的嚴重水患。而發生臺灣地區第一件民眾抗爭事件的二重疏洪道工程,也是因為治水所引起。因此洪水的問題,也可說是老生常談。然而隨著都市周圍的山坡地社區的開發,地表不透水面積的增加與地表逕流的增加,在在放大了水災的問題。表2說明了賀伯颱風後,造成了臺灣地區許多地方積水,包括了台北盆地內的板橋、新莊一帶以及彰化的芳苑、大城一帶。

 本文由台灣的地形景觀的分類著手,並說明主要的災害,並說明地表是非常容易受到侵蝕破壞的,如果再不小心被人們有意與無知的破壞、利用,就非常可惜。由上述台灣地形景觀的多樣性與動態性特質,可以說明地景保育關係著景觀欣賞的重要性,更與我們的生活環境的品質息息相關。值得吾輩注意的是這些地形景觀常呈現動態的變化,本身就常因為其脆弱性與易受地表的作用力侵蝕而消失由地表地殼的擠壓與特殊的岩石,及地表的明顯的侵蝕力量,造成了台灣多樣的地形,同時這多樣的地形特色,由於地表的侵蝕力量與旺盛的搬運、堆積力量,造成了地表地形景觀呈現動態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小島上,處處留下了地殼擠壓的證據,從近乎4000公尺的高山到海岸的海階,在在說明台灣受到地殼擠壓的結果。而海岸沖積平原的生成,也說明了地表的侵蝕、搬運與堆積作用,仍然持續進行著。這些作用雖然塑造出多樣的地景,然而也告訴著我們,在這塊土地的開發上,也有些限制。

 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兩千一百萬人賴以立命安生的地方,處處充滿著生機。由多樣的地形,動態的變化中,人們學習著與大自然相處。地景隨著時空在變化,然而為了在這個小島能永續發展,如何瞭解這塊地形的種種特色,藉以趨吉避凶,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資料來源:http://www.ntnu.edu.tw/eec/eeq/41/eeq_4101.htm)

環境教育季刊(41):1-7  2000年2月台灣的地形景觀與自然災害 林俊全

定義:

地圖投影指將地球上的經緯線與地表資訊轉繪到平面圖紙上的過程。地圖繪製需經過投影的步驟,方可將立體的地球轉變為平面上的地圖,但因地球是有曲率的球體,轉變為沒有曲率的平面時,方向、形狀或面積必定會產生若干變化。

 

說明:

沒有一種地圖可以完美呈現地表上地物的原貌,因此瞭解每種地圖的特性,可減少閱讀地圖時所造成的謬誤,正確判斷地圖的空間資訊。

表一  不同幾何投影方法的特性

投影名稱

方 法

經緯線形態

特 性

圓柱投影

圓柱體圖紙與地球弧面相切在赤道

經緯線垂直相交

圖上各點方位皆正確

圓錐投影

圓錐體圖紙與地球弧面相切於標準緯線

經線由中心點向外呈放射狀直線,緯線為同心圓弧

標準緯線附近形狀距離較正確

方位投影

平面圖紙與球面相切於一點

當切點在南北極時,經線由中心點向外呈放射狀直線,緯線為同心圓

地圖上任一點的位置相對於此切點的方位正確;中心點與圖上任一點連線,為實際地球兩點間最短路徑

(資料來源:The World Bank,http://econ.worldbank.org

圖一  圓柱投影(麥卡拖投影)(柯佳伶繪圖)

圖二  圓錐投影(柯佳伶繪圖)

圖三  方位投影(柯佳伶繪圖)

圖四  等積投影地圖(柯佳伶繪圖)

圖五  以臺灣為中心的等距投影地圖(柯佳伶繪圖)

 (資料來源:全人教育百寶箱 http://hep.ccic.ntnu.edu.tw/browse2.php?s=237 )

附註:

影面與投影特性間不是一對一的對應關係,而是可以根據目的而調整。意思就是→麥卡托除了等角外,也可以調整成為圓柱等積或是圓柱等距的投影圖,相對的圓錐也可以、平面也可以!

(資料來源:翻轉地理教室-講義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27320897439896/)

其他延伸閱讀

墨卡托 (Mercator) 投影

http://resources.arcgis.com/zh-cn/help/main/10.1/index.html#/na/003r00000038000000/

圆柱等积投影

http://help.arcgis.com/zh-cn/arcgisdesktop/10.0/help/index.html#//003r00000021000000

等距圆柱投影

http://resources.arcgis.com/zh-cn/help/main/10.1/index.html#//003r0000002m000000

 

哈囉~附加檔案是答應可以提供你們練習的題目!!

 

但,切記要先把課本→講義→考卷都弄懂後,再來進行這些題目的練習喔!!!

 

祝大家考試順利!!!

 

103學年度高依第一次段考範圍練習卷

 

103學年度高依第一次段考範圍練習卷(解答)

 

(資料來源:國家地理雜誌 http://www.ngtaiwan.com/8638)

 

曾經浩瀚的中亞大湖因提供農業灌溉用水而逐漸縮小。

2000年(左),相較於1960年(黑線標示範圍),鹹海面積已經縮減很多。2014年,由於有更多湖水被引為灌溉用水,加上氣候乾燥,鹹海東半部終於完全乾涸,為六百年來首見。PHOTOGRAPH BY NASA EARTH OBSERVATORY

撰文:Brian Clark Howard

編譯:胡宗香

位於中亞的鹹海曾經是世界第四大湖,但一直在縮小中,最近更抵達新低點,原因是數十年來的灌溉用水引流,以及最近的一次乾旱。美國航太總署(NASA)本週發布的衛星影像顯示,這座淡水湖的東部水域現在已經滴水不剩了

「這很可能是這裡六百年來首度完全乾涸,上一次是中世紀時因為阿姆河被引流至裏海而導致的乾化。」西密西根大學榮譽地理學者與鹹海專家菲利浦‧米克林(Philip Micklin)在針對鹹海東部水域的發言中指出。(瀏覽鹹海乾涸後的景象)

由NASA測地衛星(Terra satellite)在8月攝製、並於本週二發布的一張影像中,鹹海少了東半邊,與2000年8月25日拍攝的影像有顯著差異。

鹹海其實是一座淡水湖,面積曾一度廣達6萬7300平方公里。長久以來鹹海都被繁榮的城鎮環繞,豐富的物產孕育了利潤豐厚的麝田鼠毛皮業與蓬勃的漁業,提供了4萬個工作機會並且為蘇聯提供了六分之一的漁獲。

曾經,流入鹹海的是中亞最浩瀚的二條河流:阿姆河(Amu Darya )與錫爾河(Syr Darya)。但是在1960年代,蘇聯工程師決定要讓廣袤的乾草原變得蒼翠繁茂,因此他們建造了一套巨大的灌溉系統,包括總長3萬2000公里的水道、45座水壩和超過80座水庫,全都為了灌溉哈薩克與烏茲別克境內廣大的棉花與小麥田。

然而這套系統東漏西漏,也缺乏效率,於是兩條大河最後只剩下細細水流。在後來的幾十年中,鹹海縮小成幾座小湖,加起來的水量只有原來那座大湖的十分之一,含鹽量也因為蒸發作用而高得多。

過去數十年來的乾化造成數百萬隻魚死亡,湖岸後退到離城鎮數公里遠,而僅存的居民飽受沙塵暴所苦,裡面還含有當地的工業化農業與武器測試所產生的有毒殘留物。(瀏覽對照集:消失的鹹海)

到了2000年,鹹海已經分成哈薩克境內的北鹹海(小鹹海)與烏茲別克境內的南鹹海(大鹹海)。南鹹海又分裂為西葉與東葉。南鹹海的東葉在2009年幾乎乾涸,但在2010年又因為雨量增加而水量回升。

米克林指出,最近的乾化是因為河水持續被引為灌溉用水,而帕米爾山脈的落雨和降雪變少,也影響了流入阿姆河的逕流。

由世界銀行贊助的水壩與復原計畫於2005年在哈薩克啟動,目標是改善錫爾河的健康,並增加流入北鹹海的水量。從那時起,水位已見上升,鹽度也減少了。

不過米克林說,他預期鹹海東部水域的週期性乾涸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資料來源:http://e-info.org.tw/node/40824#comment-179632)

作者:孫德鴻(建築師)

售農地的招牌(攝影:閒人)親愛的下一代建築人,雖然有點突兀,請容我先替現役的建築人向你們致歉,我當然知道我不代表他們,他們也不會派我做代表,可是看到了今天發生在建築界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事情,感覺就像小時候撞見同伴做了件奇怪的事情一樣,雖然明明與自己無關,卻仍忍不住害羞而臉紅了起來,更何況如果你們把信看完,會發現其實跟我有關,跟你們也有關,或者說,跟整個台灣都有關。

記得幾年前跟朋友閒聊時,曾聽到有人打算去鄉下買塊地、種種田、過過隱居的日子,當時心中頗為嚮往。一晃眼多年過去,我發現能夠完全拋棄都市生活的人本來就是少數,下定決心買塊地並開始改變生活的更不多,至於真的下田耕種的,到現在都沒遇見過,倒是在建築師同業間,常聽到某某某接了農舍的案子,或是關於農舍建築的詢問度增加了等等,只是從來沒人找上我,所以我以為這樣的事情離我很遠,直到去年有個朋友找我設計一棟「農舍」時,我才猛然發現,原來「農舍」這件事情已經來到身邊了。

對於很多建築師而言,業務就是業務,「專業的」建築師應該專注於設計的發揮就好,其他事情不應該太過感情用事,就像大家在電影裡看到醫院對於醫師的要求一樣。只是在面對這個案子時,我還是猶豫了,因為我知道這位朋友要蓋的這棟「農舍」,顯然不會供作「農用」,雖然她曾再三說明她對農事的熱愛,包含對於有機農業的長期支持等等,只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後,她並未說服我,我也無法說服自己,因為我依舊認為「農舍」還是作為「農用」比較好,所以儘管已經開始構思,最後還是選擇退出,而也正是這件事情讓我開始對「農舍」感興趣,不是「農舍」的設計,而是農舍建築與農地政策的來龍去脈。

攝影:munch大約在八年多前,2000年總統大選前不久,由於選情緊繃,各黨派紛紛利用修法來拉攏選民,當時由於立法院效率太低,法案堆積如山(今天還是如此),加上大部分法案皆因黨派利益衝突而無法付委,只有少數法案能如「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一樣「幸運」,輕易獲得跨黨派的支持而即將三讀通過,修法的內容乍聽之下很簡單,包含開放農地自由買賣、每宗耕地分割後的面積從5公頃放寬為0.25公頃、允許興建農舍等等。只是在整個修法過程中,來自各方的反對聲浪不斷,其中包含當時的農委會主委彭作奎,他曾經跟當時的李登輝總統當面報告「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的修法疑慮,也曾公開發言反對修改「農業發展條例」,其中他尤其反對農民資格認定的放寬,因為一但放寬認定,農舍的興建限制也會跟著放寬,後果令人不敢想像,當時他說:「開放農地自由買賣與蓋農舍,像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出來了。」又說:「這些住在豪華農宅內的退休公教人員與富商,取得農民資格後,並未從事生產,反而享有便宜的農保,甚至休耕補助。而且因坐擁農地,不必繳交地價稅,這有公平正義可言嗎?」

到底當年國、民兩黨要拉攏的選民是誰?恐怕沒人說得清楚,倒是當年阻擋修法的彭作奎不但沒有成功,最後還因此而下臺一鞠躬,然而八年來他並未放棄,在去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仍舊一本初衷的呼籲:「八年前錯誤的土地政策,新政府必須痛定思痛彌補回來,否則台灣將無法面臨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與生態環境保育的挑戰。」

彭作奎為何會如此堅持?「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到現在已經八年多了,過去八年來,大家「好像」還有飯吃,台灣「好像」也沒遇到缺糧的問題,其實並不盡然,對於台灣而言,糧食問題一直都存在。相信大家對於過去兩年的世界糧食危機應該記憶猶新,當時世界各國的糧食庫存紛紛降到了幾十年來的最低點,單單在2007年,世界糧食價格就漲了40%,對於台灣這種還算富裕的國家而言,咬個牙撐一下也就過去了,但是對於貧窮國家而言,因飢餓而造成的死亡人數,根本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當時因為全球稻米庫存跌到了30年來的最低點,台灣也陷入恐慌,政府為了安定民心,就不停的加強宣導,告訴大家台灣的稻米自給率高達九成,休耕地有22萬公頃,隨時都可以復耕,所以對於糧荒的事情不用太擔憂。

然而大家一定很清楚,稻米之所以能夠維持如此高的自給率,跟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由於國人對於主食需求的減少以及副食攝取的增加,加上麵食早已成為另一主食來源,米食越吃越少,國產的稻米當然足夠應付,但是如果國際糧價持續高漲、國際貿易條件惡化,甚至因旱災、戰爭造成供應不及時,休耕許久的土地可以立刻恢復生產嗎?國內的糧食安全庫存量大約是90天,即便是水稻,不論播種或插秧時機是否洽當,90天內就可以完成復耕及收成嗎?答案顯然很清楚,當然我們的政府應該不會等到動用安全庫存時才開始想辦法,只是我們的糧食問題沒有這麼簡單,有些統計數字早已曝露了台灣糧食結構的不堪一擊,像是「32%」。

根據農委會的資料顯示,「32%」是台灣目前的「綜合糧食自給率」,也就是說,即便我們完全不把糧食外銷,還是得進口至少68%的糧食供全台灣人民食用,不過這只是表面的意義,實際的數字當然不止於此,而且還會持續攀高,至於我們的「綜合糧食自給率」,顯然還會繼續下探。然而「32%」很低嗎?如果我們研究一下其他國家的「綜合糧食自給率」,會發現美國是132%,法國是128%,中國是95%,連日本都有40%,而且這些國家都還有一拖拉庫的「境外農地」以及「境外農業」,跟他們一比,我們的「32%」要如何高枕無憂?這一切當然都跟台灣積弱不振的國際地位以及仰人鼻息的農業政策有關,雖然一開始僅止於貿易限制以及休耕控制,然而長期的影響卻是農地的數量。事實上從1984年起,由於受到美國限制公糧不得外銷的要求,台灣開始執行休耕及轉作政策,2002年加入WTO之後更是雪上加霜,依據資料顯示,1980年台灣的耕地面積尚有64萬公頃,2002年縮為47萬公頃,到了2005年只剩23萬公頃,如果數字會說話,這代表了台灣的農業正面臨一波無可挽回的頹勢:耕地快速消失!

農地使用各方勢力虎視眈眈;圖片來源:我們的島各式賣地、買田的招牌,高高的豎立在路旁電線桿上;圖片來源:我們的島台灣加入WTO後,農地休耕面積年年屢創新高(照片來源:我們的島)

以上的長篇大論也許會讓人懷疑,糧食自給率下降也許跟農地消失有關,問題是農地消失跟建築這一行有關嗎?

根據89年大修的「農業發展條例」以及90年發布的「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如果是八十九年以後取得的農地,土地面積必須大於756坪,二年之後才可以申請農舍。至於農民資格的認定,由於稅法已經取消「自耕農」的身分認定,身分證也不再加註職業登記,是以農民資格的認定大多由地方政府及農會自行處理,但是幾乎都沒有問題,也就是說,任何人只要完成農地過戶,設籍兩年以上,再提出無自用農舍證明即可申請興建農舍,不需要建築師簽證,而這麼低的門檻與簡單的程序,正如彭作奎當初所預言的一樣,開啟了一扇通往未知命運的大門,所以八年來農舍申請案大增,以偏遠的花蓮為例,94年核發農舍建照171件,95年核發農舍建照152件,96年核發農舍建照194件,97年預估也會超過150件,如果以這種每年150件以上的速度去化農地,每案又都是89年以後取得的新農地,就表示每年至少會有37.5公頃的農地興建農舍,當中即便有20%的農舍確實供作農用,仍舊表示每年會有30公頃以上的耕地消失,至於宜蘭就更熱鬧了,農發條例修正前曾在宜蘭置產的投資者,都在95年雪隧通車的那一刻舉國同歡,如今單單三星鄉一地每年的農舍增加量就已破百,壯圍、五結一帶則是滿目瘡痍,其他鄉鎮更不用講。這些如雨後春筍般長出的農舍多為「假農舍」,與農業生產毫無關係,大多只是作為都市人的假日別墅而已,若能與當地農村相安無事倒也罷了,偏偏「假農舍」帶來的問題不勝枚舉,包含污染農村環境、加速農地碎化、影響農地日照等等,當然最糟糕的還在後面,因為這些專為伺候都市人而分割的農地,一旦興建了房舍之後,根本不可能再變回真農地,「假農舍」對於土地的殺傷力就如同不可逆的化學反應一樣。

事實上不只「假農舍」,政府的大型建設、都市重劃、零星變更案、農地開放採砂石等政策,也都在大規模的耗損土地當中,這裡面影響水土保持最鉅的,要算是林業用地變更為農牧用地的案子,雖然有些林業用地確實因地主的生計需求而不得不變更為農牧用地,但是非因生計而變更的更多,每一個成功變身的案例,代表的不只是國土利用的板塊挪移而已,更代表著大量森林的消失以及大量地表的裸露,倘若每一個變更案都經過審慎評估,並做好水土保持,也許情況還算樂觀,然而就因為「農業發展條例」的修正並未「惠及」林業用地,對於許多擁有林地卻又無法移作他用的地主而言,賣給開發商便成為快速轉換現金的唯一方式,而開發商處理林地的一貫模式,就是先行變更,因為只要成功的將林地變更為農地,接下來就可以循房地產模式開發牟利,加上巧妙的控制農路長度,連正式水保都可以技術性的閃躲,其效益如同點石成金一樣,所以過去幾年類似的案子層出不窮,單單在南投縣一地,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在2005至2007三年間核准的變更案就已超過1500件,變更面積約一千公頃,相當於40座大安森林公園,雖然並非都是作為農舍用地或休閒小木屋用地分割出售,但是如果繼續放任下去,下場豈是南投縣一地可以自行承擔,更何況類似的開發案早已遍布全台灣,不知道駕駛政府機器的人到底要把我們帶向何方?

對於這些憂慮,長久以來,人們總認為政府當中一定會出現既有智慧又有遠見的人,以聰明的方式來預防或解決,所以大家不必太擔心,只是萬一沒有呢?

矗立於宜蘭田間的農舍;圖片來源:我們的島遺憾的是,就在那位既有智慧又有遠見的人出現之前,現行的滅農政策早已無法滿足立委們的胃口,所以就在2007年六月,立法院罕見地不分黨派提出修法,企圖將農地興建農舍的標準從0.25公頃放寬為0.066公頃,意即200坪的農地就可以興建農舍,問題是這次要拉攏的選民又是誰?這樣的政策對於農業發展到底有何意義?對於真正的農民而言,一分地或是二分半就可以蓋房子這件事,對於農村生活的改善真的會有幫助嗎?只是立委們在乎的顯然不是這些,六月修法失敗後,很快的又在當年年底提出另一個修正案,這次則是把0.25公頃放寬為0.1公頃,雖然再度闖關失敗,但我們實在無法判斷這是台灣人的幸運還是悲哀,因為就算躲過這次劫難,農地被任意宰割的警報並未解除,有意無意間,政府似乎正放任農地總量繼續下降,諷刺的是,正當許多人擔憂台灣三農(農業、農地、農民)的處境時,許多建築師同儕卻是開心的期待著,因為興建農舍門檻的降低就代表著建築業務的增加。

土地政策的錯誤當然不能歸咎建築師,只是當建築師興高采烈的迎接更多「假農舍」建築案時,會不會覺得不妥?會不會不安?會不會擔心自己正加入滅農行列?以前也許會,現在相信不會,因為當國際知名建築師群由開發商領軍,用大張旗鼓昭告天下的方式舉辦大規模的「農地開發」與「農舍行銷」時,當「假農舍」被成功塑造成藝術與時尚的「新豪宅」時,土地政策的議題就已徹底失焦了。

還記得前年到去年那場炒得湯湯沸沸的「澳底大地」或稱「Gene 20」的房地產活動吧?由於陣容堅強,行銷密集,先是從設計團隊的構成開始宣傳,猛打國際建築師的黃金組合,搭配學學文創的文化販售,外加威尼斯雙年展參展的加持,使得該案成為去年知名度最高的開發案之一。然而在整個漂亮的商業包裝中,一棟棟售價近億的農舍所公開宣示的正是政府政策的潰敗以及民間對策的成功,炫目的文宣講了很多,但是沒有講的更多,如果去現場看看,會發現整個數百公頃的基地幾乎都是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形,只是童山濯濯,再看看基地外的茂密樹林,任何明眼人都會知道基地上原來應該也佈滿類似的雜木林,只因開發商原先要投資的項目並非「高單價農舍」,而是高爾夫球場,所以開發之初早已剷林填谷,後來由於高爾夫球場熱潮消退,加上申請困難,經由「專業人士」的建議,先是利用農路設置的方式將全區分割成二百多塊農地,每塊都在756坪以上,接下來就是前述的熱鬧派對了。只是略諳建管法規的人都知道,這麼大面積的山坡地開發,如果是作為一般住宅使用的話,勢必得依循山坡地開發之相關規定辦理,屆時環評跟雜照、雜使一樣都不能少,雖說程序繁瑣,但至少是維護整體環境以及強化水土保持的必要之惡,只是該計畫「巧妙的」以「農舍」之名申請,關卡不多、程序簡單,甚至還有「專業謀士」協助運籌帷幄,所以自從公開以來似乎暢行無阻,然而這個號稱國內建築界「一時之選」的「黃金陣容」,對於這樣的農地開發真的毫無疑問嗎?就我所知,10位國內「有照」與「無照」的設計者當中,就有不少人仍在各大學專任、兼任或主持講座,專業與學術領域皆有擅場,替這麼一場頗具爭議、佔政策便宜的開發案代言與操刀,難道不擔心會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嗎?

農民組織到立法院陳情農業問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可惜從種種跡象顯示,他們似乎不關心「設計」以外的議題,他們當中有人曾說:「人家把合約弄得好好的,價錢也不錯,我為什麼不接?」也有人說:「難得有個建設公司答應讓我們盡情發揮,預算無上限,我為什麼不做?」種種率性與天真的表態,在這個景氣寒冬,替建築界留下更大的空白與反省空間。只是很遺憾的,反省還沒開始,影響卻已發酵,去年就有建築系學生拿「農舍設計」來當作畢業設計的題目,把農地當建地用,而且訴求很簡單,就是要設計一棟很酷、很炫,造型複雜而扭曲的「前衛」住宅,既缺乏對於農業建築的探索,亦不理會土地議題的脈絡,顯然學習的正是「菁英」們的榜樣,服膺的正是「菁英」們那種將「設計的發揮」奉為無限上綱的「專業藉口」,而這也正是目前建築教育最該擔心的,因為「菁英」們似乎正用行動告訴下一代:「實現自我」最重要,其餘別管。

這種情況讓我聯想到電影「魔鬼代言人」當中的豪華律師團,或是現實生活中辛普森殺妻案的夢幻律師團,他們通常睥睨一切、趾高氣揚,有著「專業」的外表以及「專業」的素養,不論任何案子皆能提供「專業服務」,他們熟知法案、擅辨形勢,對於法庭上的攻防、時機的掌握以及程序的操弄等等更是瞭若指掌,即便種種證據顯示當事人有罪,仍能避重就輕,利用華麗與繁複的辯護技巧,找出證據的瑕疵,替當事人爭取最高權益。所以聽起來當然很「專業」,當事人也會覺得錢花得有意義,只是這樣的「專業」到底有沒有問題?難道法律的原始精神不是「捍衛正義」嗎?可惜在現實生活當中,講「正義」這兩個字是會被笑的,所以換成建築的角度思考時,我也忍不住換個方式問自己:這個世界上到底還有沒有「建築正確性」這種東西?我們是否還記得,要「用建築的專業知識去做正確的事」?然而我更懷疑的是,在缺乏環境及土地基本關懷的同時,為何我們還能躊躇滿志、顧盼自若的高談建築的藝術性與理想性?難怪王大閎先生會說:「要成為一個好的建築師,得先成為一個好的人。」難怪威廉.奧斯勒醫師(現代臨床醫學之父)也有類似的擔憂,在1905年的美國醫師年會中,他就曾經勸勉執業醫師說:「我們所要對抗的大敵中,最最危險的就屬冷漠──不需要什麼原因,也無關於缺乏知識,就只是單純的不關心,只顧著追求別的利益,或因為自負而產生的一種輕慢。」

有人認為,找「知名的」建築師來蓋農舍,至少比隨便蓋一蓋來得美觀大方,就像當年的宜蘭厝活動一樣。只是農地的消失終究與房子的美醜無關,「知名的」建築師所帶來的影響其實更糟,因為既然是「知名的」建築師,必定會在設計上大作文章,然後帶起某種風潮,再加上一定程度的商業包裝,最後還是會誘導出某種流行,下場當然一樣不堪。

更有人認為,就算澳底一案的「菁英建築師」不接,還是有其他人會接,這話一點都沒錯,我本來也很擔心,因為有些話不是「菁英」還聽不懂,所以本案的轉機就在這裡,正因這些「菁英建築師」擁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地位與專業素養,具備許多都市設計審議以及國際競圖的經驗,必定深知建設的野心不能無止盡的往非都市計畫土地擴張,當中有位資深建築師甚至曾經公開揭露某宗教團體對於保護區變更案的關說企圖,所以腦袋一定都很清楚,即便當時錯接本案,只要願意開始思索農地問題,應該能夠及時發現該案的不妥之處;即便時機已過,只要願意帶頭檢討,甚至集體推辭本案,必定會引起廣泛的討論,屆時如果民氣可用,說不定可以迫使公部門及立法單位開始檢討土地政策。但如果他們執意忽略建築師的社會責任,甚至還配合業主的行銷策略讓民眾的目光轉移到「建築與藝術」,整件事情只會持續失焦。弔詭的是,那位來台演講時不斷強調建築師的社會責任的安藤忠雄先生,也是本案的推手之一,如果安藤先生當初知道「Gene 20」涉及的這麼多的土地議題,不曉得還會不會幫忙推薦國外建築師?如果安藤先生當初也是國外10人團之一,不知道現在會不會想退出?

最後我要講一個不太愉快的故事,這是我在「失控的進步」一書讀到的。

在智利西方、南迴歸線以南的太平洋上,有一座島嶼,波里尼西亞民族稱她為Rapa Nui,西元1722年復活節前夕,荷蘭船隊發現了她,如同之前發現馬雅文明的西班牙人一樣,他們對於島上的巨大石像充滿驚懼,這些石像動輒百噸以上,然而島上一片荒蕪,既缺乏大型植栽又缺乏淡水資源,荷蘭人完全無法理解當地住民是如何將這些石像移至海邊的台座上。五十年後英國知名的庫克船長也來到此地,「確認了當地貧乏的物質條件後,認為大自然對這個地方實在太吝嗇了」。然而今日的科學檢驗證明了事實並非如此,大自然對待復活節島就如同對待其他島嶼一樣慷慨,因為「島上火口湖採集的花粉證明,這座小島原本水源充足、綠意盎然,在肥沃的火山土壤上長滿了濃密的智利酒椰子,一種能長到如橡樹般巨大的優良木材」,然而最後毀掉這一切的不是天災,不是別人,而是島民自己。

復活節島民大約是在西元五世紀時移居到島上,肥沃的土壤以及宜人的氣候讓他們在此生根茁壯,很快的人口大量增加,並開始分出社會階級,「如同其他島系的民族一樣,他們先是分出了不同氏族,並在各氏族中分出了貴族、祭司與平民」,就在這樣的發展中「各個氏族開始以令人敬畏的石刻雕像來榮耀自己的世系」,而且由於競爭心態的關係,數量越來越多、尺寸越來越大,全盛時期島上約有一千座石雕像,「平均每十個人就有一座」,然而因為運送石像需要用到大型木材,因此他們不停的砍伐樹木,根據研究發現,「到了西元1400年,我們從火口湖的年沉積層中,已完全找不到樹木花粉的蹤跡」,也就是說「最後一棵樹大約是在西元1400年左右消失的」,令人納悶的是,這並非一個大島,從島上的制高點就可以輕易俯瞰全島,砍倒最後一顆智利酒椰子的人,不會也不可能不知道這是最後一棵樹,但是他還是作了,明知以後再也不會有大型喬木,樹木依舊倒下,在這之後的景象當然可想而知,雖然短時間內還有豐富的海產可供享用,但是為時不久,當最後一艘好船消失之後,好日子終於結束,氏族間開始戰爭,候鳥不願再來,他們也無法出海捕魚,「更糟的是,他們也無處可逃。

所以我們何時要砍掉最後一棵樹?何時要用掉最後一塊農地?聽起來好像不可能,偏偏許多文明的崩毀就是從「不可能」開始的,只是我們會蒙天眷顧而及時回神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們會步上復活節島的後塵嗎?沒有人知道,然而我仍抱持一線希望,對於現役的建築人而言,雖然我們從不質疑「為權力與金錢服務」的專業宿命,雖然我們誤以為盡情揮灑就是一切,但我相信改變終會開始,更何況根據我這幾年在學校的觀察,我相信那些具備智慧與遠見的人類終會出現,就在你們當中,他們充滿危機意識,知道人類的慾望不能凌駕一切;他們了解人類卑微的存在,一定會努力把你們帶向與環境和平共存的美好道路上。

如今在一切都還沒改變之前,我也只能跟你們再次說聲抱歉,建築師雖然不是農地浩劫的元兇,卻也沒有多少人拒絕成為幫兇,眼下發生的事情,不但讓我難過,更讓我覺得羞赧,因為這次確實跟我有關。

請接受我的道歉,希望你們趕快長大、趕快接班,祝福你們、祝福台灣!

iPhone-infographic-1

近來智慧型手機關注度最高的,莫過於甫上市的 iPhone 6/6 Plus 了,由於 iPhone 使用的零組件眾多,iPhone 基本上是由全球各地不同供應商所分別提供,最終在中國的代工廠中組合完成,不過供應比重最重的是哪個地區呢?雖然答案不讓人意外,不過卻也可以看出全球電子業的分布概況。

此圖是由 CompareCamp 的製作的資訊圖表,它試著透過地圖與數字來告訴大眾 iPhone 6 供應商的分布現況,除此之外並試著估算,如果在同樣的狀況下,iPhone 改移回美國本土組裝可能增加的成本。

供應鏈偏重亞洲

iPhone-infographic-2

首先的世界圖表是各國家地區供應廠商的數目,表中可以明顯看出來中國以 349 家名列榜首,由於為了降低運送成本,蘋果多會就近尋找合適的供應商,甚至直接要求廠商就近建廠以供應蘋果所需,因此這個比例其實不讓人感到意外。

供應廠商數目次多的則是日本,iPhone 許多高精密零組件仍仰賴技術成熟的日系廠商,因此日本以 139 家名列第二;第三則是美國廠商的 60 家,如 iPhone 使用的 Gorilla 強化玻璃便來自於美系的康寧(Corning),再來的排名依序則是台灣(42)、南韓(32)、菲律賓(24)、馬來西亞(21)、泰國(21)與新加坡(17),而歐洲只有德國以 13 家擠進第十名(地圖的數目似乎有誤植,文字以列表為準)。

從前十名的比例來看,可以明顯看出 iPhone 的供應鏈仍以亞洲為主,其次才是美洲與歐洲,非洲與南美洲則是屈指可數,而澳洲目前仍無相關的供廠商入列。

iPhone-infographic-3

如果 iPhone 改在美國組裝,那麼每支 iPhone 的成本將會增加 4 美元,而勞工成本將會增 6 億美元,而要付擔多達 35% 的相關稅金,而這部分在海外生產只的稅金只有 2%。根據《富比士》雜誌的估算,如果蘋果把 iPhone 移到美國生產,將會多負擔 42 億美元的支出,

iPhone-infographic-4

iPhone 功能與產量擴充下,供應鏈廠商的數目從 2012 年開始到現在已成長了 51%,達到了451 家,共有多達 150 萬名經過培訓上線的工人來組裝生產,由於蘋果之前因為代工廠的超時工作廣為社會觀注,為了維持生產品質與確保勞工權益,蘋果對勞工工時也有諸多限制,如明訂每位工人每週工作不能超過 60 小時,而為了供應市場所需,每週末仍有百萬名勞工加班生產等。

 

設計、行銷美國主導

iPhone-infographic-5

雖然 iPhone 仰賴亞洲廠商的生產線與零組件供應,但構成 iPhone 中最重要的設計開發、倉儲與配送還是多在美國完成,因此在美國當地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以 2014 年來說,在供應鏈中就大多達 25 萬個職缺,其次還有 App 軟體生態 29 萬個工作機會與直接受雇於蘋果的 5 萬多名全職員工。(此表的工作比例似乎誤植)

iPhone-infographic-6

iPhone 同時也帶動了美國生產動能,美國廠商或外國廠商也因此在美設廠以供應蘋果所需,以最近的狀況來說,就有極特先進(GTAT)在亞利桑那州梅薩的藍寶石水晶玻璃工廠、三星電子在德州奧斯丁的晶圓廠,而與三星策略合作的格羅方達(GlobalGoundries)於紐約州馬爾他的晶圓廠也可能將加入蘋果 A 系列處理器的生產。iPhone-infographic-7

 

零組件多來自亞太地區

而先前就與蘋果密切合作生產蘋果所需零組件的就有晶片供應商安華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 Limited)、德州儀器(TI)、快捷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與美信集成(Maxim Integrated),除此之外玻璃供應商康寧(Corning)也同樣在名單中。

iPhone-infographic-8

亞洲的主要供應商則有生產 A8 處理器與 Touch ID 的台積電(TSMC)外,還有供應面板的 LG Display、Japan Display Inc(JDI)與群創光電(Innloux),提供相機模組的 SONY、TDK 的感應線圈模組、東芝(Toshiba)與海力士(SK Hynix)的快閃記憶體,以及可成(Catcher)生產的機殻(未來可能改由富士康與捷普替代)。

iPhone-infographic-9

由於生產量大,蘋果同樣為亞洲地區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成與收入,特別是日本與台灣兩地,其中蘋果就為日本電子產品出口增成了 5% 的成長,也因此收到來自中國組裝生產所需工具高達 11 億美元的訂單。iPhone 6 也為台灣帶來了 8.6% 的電子產品出口成長,並同時帶來 269 億美元的營收。

除此之外,許多美國本土iPhone 6 供應商由於成本考量與生產效率等因素,也會將產品的生產轉包給亞洲的合作廠商,這些廠商遍布亞洲各地,而最終匯集於中國組裝,這也是很多商品標上的「中國製造」的原由。

iPhone-infographic-10

亞洲之外蘋果在歐洲也有一些供應商,如由法國和義大利合資,供應陀螺儀感測晶片的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tronics),不過在未來的 iPhone 這個零組件可能會改由位在美國的應美盛 InvenSense 取而代之,另外 iPhone 新加入的 NFC 近場通訊功能的晶片則由荷蘭的 NXP 所提供,讓歐洲晶片在 iPhone 中持續占有一席之地。

 

組裝落在中國有其必然因素

iPhone-infographic-11

在 iPhone 組裝方面仍仰賴位在中國的工廠,以 4.7 吋的 iPhone 6 來看,富士康(Foxconn)與和碩聯合(Pegatron)兩家在 2014 年共出貨了 5,000 萬部 iPhone 6,兩家出貨各占一半。除了在中國廣東、河南、山西和上海四個組裝廠外,在巴西的聖保羅也有一個組裝基地。

iPhone 之所以在要依賴中國工人的組裝能加主因在於,美國勞工成本過高且相對之下效率較差,以同樣召募 8,700 名工程人員並管理 20 萬名組裝工人的狀況來比對,在美國需耗時 9 個月,但在中國只要 15 天。

iPhone-infographic-12

以 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上市前幾週,賈伯斯決定把原本的塑膠面板換成強化玻璃,美國的供應商深覺這不可能在時限前辦到,不過中國的組裝廠卻可以當下建置輪班宿舍,讓工人以 12 小時為週期進行輪班。8,000 名工人起床後,吃過供應的餅乾與茶當早餐後就開始行玻璃的組裝工作,以一天 1 萬部 iPhone 的速度持續產出。

iPhone-infographic-13

於富士康與和碩科技的組裝廠中,高達 13 萬名工人專門負責 iPhone 6 的組裝,除此之外,富士康還配置了 1 萬部專門組裝的機器人以補不足,這些機器平均每台機器人可以組裝出 3 萬部iPhone 6。

(圖片來源: comparecamp.com Author: Alex

 

資料來源:http://technews.tw/2014/09/30/how-where-iphone-is-made-comparison-of-apples-manufacturing-process/

 

火山灰若噴發後停留在對流層。會隨著風飄散到世界各地,或飄落時淹埋農作物、屋舍,造成經濟、生命損失;若停留在平流層,恐怕需要1至2年的時間才能飄散。

這時,火山灰會遮蔽陽光,懸浮微粒反射太陽熱能,導致地表溫度驟降,少了陽光行光合作用,植物會逐漸凋零敗壞,影響民生,甚至爆發饑荒。所幸這次日本火山噴發規模並不大,火山灰還不至於影響至台灣,但若再嚴重,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大屯火山為活火山 有噴發可能

在台灣,大屯火山群一直被認為是休火山,直到近年來才被確定為活火山,因為最近一次的爆發約在5000年前,符合活火山的認定標準,且透過火山氣體的研究調查,發現大屯火山深處仍有岩漿庫存在,倘若爆發大規模噴發,台北恐怕會成為龐貝城的翻版。

在今年2月12日,台北士林發生芮氏規模4.0的地震,不少人擔心是否為火山活動所影響,後來證實為否,但也讓居民開始關心大屯火山活動的問題。

由於我們無法了解火山的活動週期,因此大屯火山何時會再爆發?沒有人知道。我們只好做好心理準備,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建置的「火山爆發預警系統」真的發佈前,先了解火山可能會造成的影響,以防範未然。

資料來源:http://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3404_3.html

從高山、海洋、湖泊、河流、森林、稻田、魚塭、城市…等景觀,我們看見台灣是如此的美麗;但我們也看到各種環境面對人們的開發而造成的改變、破壞和傷害。土地累積了一道道的疤痕、海洋沉澱了一層層的汙染。透過各個不同主題章節的串連,我們化作飛鳥,一起看見台灣,一起去看這個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影片學習單: 看見台灣學習單

看見台灣的農業

在<看見台灣>的影片中有許多農業景觀畫面,就連電影海報都有鮮

明的農田景觀,而農業曾經也在台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從齊柏

林拍攝的影像中,你看到了哪些台灣農業特色與問題呢?請回答以下

問題:

 

  1. 列出你看到影片中台灣農業景觀的特色:

 

 

 

 

 

  1. 影片中看到最多的為何種農業景觀呢?這樣的景觀具有高一學過的哪些農業特性?

 

 

 

 

3. 影片中提到台灣許多有關土地開發的問題,而台灣農業在面對大環境的改變,又出現了哪些問題呢?

 

 

 

 

4. 在影片中你最印象深刻的畫面為何? 說說你的看法:

 

 

 

美國太空總署(NASA)製作一段26秒短片, 將1880年有記錄以來迄今全球溫度上升變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tY8DpA_XNE

 

行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