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發下考卷,與學生討論、訂正完題目的內容後,
	正準備開始上課,小彥舉起手來說:
	「老師,我的考卷有問題。」
	我心想:大概匆忙間批閱錯誤或計算成績有誤,
	所以請他拿來加分。
	小彥走到我面前,深吸了一口氣說:
	「這一題我寫錯了,老師沒有發現,應該扣四分才對。」
	望著考卷上一百分變成九十六分,小彥的眼眶紅了,
	我摸摸他的頭說:
	「考卷上雖然少了四分,
	可是在老師的心中卻因你的誠實加了四分、八分,
	甚至更多,真是個好孩子呀!」
	小彥總算破涕為笑回到了座位,
	全班聽聞這件事後,也報以真誠的讚美,
	我肯定的是:誠實不欺四個字已在孩子心中生了根。
	在這個爾虞我詐、不問對錯的社會裡,
	耳語、八卦滿天飛,只求目的,不擇手段。
	或許有人沾沾自喜,以為佔了大便宜,
	殊不知「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做,
	它一定會繞回來。」
	今天你欺瞞了他人,就算得些好處,
	就長遠來看,還是會吃大虧,因果不爽,
	總有一天被瞞騙的惡果,還是會加倍回報在自己身上。
	所以我們有必要教導孩子誠實不欺的美德,
	不該得的分文不取,不該做的忍耐堅持,
	偶有犯錯即坦承面對,就算須受懲罰也要歡喜接受,
	孔子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既已知錯改過,就像日出雪消,
	「過」已經看不見了呀!
	最怕文過飾非,本是一個小謊,
	卻要說一大堆謊話來包裹它,
	哪天如漲大的氣球般被戳破了,
	那必定是個體無完膚的下場。
	從前有一家遠近馳名的油行,因為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所以生意興隆,聲譽數十年不墜,多年後,
	有一天老闆病重,自知不久人世,
	於是叫喚他的兒子到床前來,
	說:「你知道我們油行生意這麼好,原因在哪裡嗎?」
	兒子思索片刻後答道:「是誠實吧!」。
	「很好,可是我要告訴你,當你爺爺把油行傳給我的時候,
	他交給我兩個秤,一個灌了鉛,
	只要每做一次生意就會多賺一點,
	另一個是正常的,也就是老老實實的做生意,
	他告訴我要怎麼做買賣,由自己決定。
	後來我選擇老實對待客人,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
	大家知道我從不偷斤減兩,都樂於和我做生意,
	所以才有今天的局面,接下來就換你了。」
	老闆說完就離開人世,換他兒子做主當家。
	新老闆做了一段老實的工作後,
	心裡卻開始起了壞主意,
	他心想:只要不被發現,為什麼不多賺一點呢?
	於是拿出了灌鉛的秤來做生意,幾個月下來,
	盈餘馬上有了長進,樂得新老闆哈哈大笑,
	覺得死去的老爸真是固執不通呢!
	直到有一天被人檢舉斤兩不符,紛紛要求補償、退貨,
	百年老店一下子信用破產,再好的油也無人問津,
	最後只好關門大吉。
	想一想,老闆和他的兒子誰比較會做生意?
	墨西哥有一位總統叫福克斯,
	他從一個普通的推銷員成為一國領袖,
	靠的就是「誠實」二字。
	有一次他到一所大學演講,
	一個學生問他:「政壇歷來充滿欺詐,
	在你從政的經歷中,有沒有撒過謊?」
	福克斯說:「不,從來沒有。」
	大學生在下面竊竊私語,有的甚至笑出聲來,
	福克斯並不氣惱,他對大學生說:
	「孩子們,在這個社會上,
	也許我很難證明自己是個誠實的人,
	但是你們應該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誠實,
	它永遠沒有離開我們,我來說個故事:
	有一位農場主人已經安排工人準備拆掉園中那座破舊的亭子,他兒子
	要求爸爸等他放假回來再拆,父親答應了。
	可是等孩子走後,工人很快就把亭子拆掉了。
	當孩子放假回來,看到亭子不見了,
	悶悶不樂的說:「爸爸,你騙人!說話不算話!」
	這位父親才驚覺自己的疏忽,
	於是跟孩子說:
	「爸爸錯了,我應該兌現對你承諾的事。」
	他馬上召來工人,按照舊亭子模樣重新再蓋一座新的,
	然後將兒子叫來,
	對工人說:「現在,請你們把它拆掉!」
	福克斯說:
	「我認識這位父親,他並不富有,
	但是卻不惜代價實現對孩子的諾言。」
	學生們聽後問道:
	「請問這位父親在哪裡?我們真想認識他。」
	福克斯說:「他已過世了,但他兒子還活著。」
	「那他在哪裡?他一定是個誠實的人。」
	福克斯平靜的說:
	「他的孩子就站在你們面前,
	就是我──福克斯總統,我願意像我父親一樣,
	對待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
	臺下頓時響起如雷的掌聲,久久不歇。
	唯有誠實不欺,才能心安理得;
	唯有彼此信任,才能共成大事。
	不管將來孩子身處何處,做何行業,
	只要能坦率待人,誠實不欺,
	他一定是最快樂,最有魅力的那一個!
	               本文摘錄自《我們教了孩子什麼》
 
		
0 Responses
Stay in touch with the conversation, subscribe to the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