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樹(諾麗果)

中文名:檄樹(諾麗果)

A-29-1

學名:Morinda citrifolia Linn.

英文名:Indian Mulberry、Noni、Great Morinda

別稱:海巴戟天、諾麗果、紅珠樹、水冬瓜、椿根、鬼頭果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

原產地:臺灣恆春半島與鄰近島嶼海濱、東南亞、熱帶亞洲、澳洲及太平洋諸島

校園地點:活動中心與科學館間

性狀:常綠小喬木,全株光滑無毛。葉為單葉對生,深綠色葉面光亮,全緣葉,橢圓形或長橢圓形,托葉膜質,闊橢圓形或半月形。花為白色,簇生而成頭狀,總梗單一,常與葉對生。花冠圓筒形,雄蕊5枚。果實為複合果,由肉質、擴大而合生的花萼組成,球形,漿質,果實剛開始時為綠色,後轉變為黃色,成熟時幾乎變為白色,內有很多種子,種子三角形。

綠之頌:檄樹的樹皮可做紅色染料,樹根可做黃色染料。果實味道不佳具有強烈的臭味,因此又被稱為「乳酪果」或是「嘔吐果」,其味道會吸引果蝠前來食用,而果蝠會幫助散播種子。檄樹的果實長相怪異,也有人形容為「像惡性腫瘤」,在南美洲,織葉蟻特別喜歡在檄樹上築巢,也會保護檄樹,驅除一些對檄樹有害的昆蟲。

廣告宣稱的「諾麗果」便是檄樹果實的別稱,聽說具有130種營養成份及許多神奇療效,很多人一窩蜂的以高價購買「大溪地諾麗果」來食用,其實臺灣恆春、蘭嶼等地也是諾麗果的原產地,外國的月亮其實跟臺灣的月亮都一樣圓,不必捨近求遠,臺灣就有諾麗果囉!

A-29-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