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好讚的好站

地理學科中心–時事整理

http://gis.tcgs.tc.edu.tw/resources/news.asp

NGI-自然環境整合供應倉儲系統

http://ngis.moea.gov.tw/NgisFxWeb/Default.aspx

 

環境通訊網

http://enw.e-info.org.tw/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node/65619

地球圖擊隊

http://world.yam.com/

翻轉地理教室

http://1know.net/knowledge/089cc7703777?v=list

 

NGIS

http://ngis.moea.gov.tw/NgisFxWeb/Default.aspx

http://win2k.klgsh.kl.edu.tw/ftproot/socialweb/geography/dixingxue/dixing-index.htm

 地形學拾掇》中,以“圖”為要,將各家課本比較重要的“圖”熔於一爐,方便同
  學們參考使用。

 

順時鐘逆時鐘?南北半球的馬桶水流真的不一樣?

我們的生活為什麼會跟科氏力有分不開的關係正是因為我們活在地球上,地球以一天一圈的速率不停地旋轉著,我們不會覺得自己頭昏眼花而且走路都能直直走,一則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在這個第一人稱的觀察者視角裡生活,另一則是因為我們的活動都是在非常小的範圍內,不足以被科氏力影響。

 

 

http://pansci.tw/archives/70476

風水地理-凹岸凸岸

http://blog.xuite.net/yuchen99/twblog/157749708-%E5%85%AB%E5%85%AB%E6%B0%B4%E7%81%BD%EF%BC%8D%E9%87%91%E5%B8%A5%E9%A3%AF%E5%BA%97%E5%80%92%E5%A1%8C

島嶼生物地理學與應用

http://geog-education.blogspot.tw/2010/11/blog-post_13.html#more/游牧笛

 島嶼生物地理學(Island Biogeography)顧名思義,就是一門專門研究被海環繞的島嶼,其生物地理分佈特性的學門。島嶼生物地理學在近年來受到了廣大的關注,以鳥類來說,雖然全世界的島嶼上鳥類種數、亞種數僅佔全世界的20%,但是西元1600年以來,滅絕的171個鳥群(或亞種),卻有高達155個類群(約90%)是僅分布於島嶼的種類,島嶼鳥類滅絕的速率遠超過大陸地區50倍,一定是有什麼機制而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在了解島嶼生物地理學之前,要先了解下列幾個重點:

  1.島嶼的類型

  島嶼大致上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大陸島,此類島嶼的地質構造與鄰近的大陸相近,是因為海平面上升,或是因為板塊張裂才與大陸分隔,例如東印度群島中的新幾內亞島、非洲外海的馬達加斯加島,還有我們居住的台灣島都屬於此類(紐西蘭島則屬於板塊張裂所形成的島嶼);第二類是板塊隱沒帶附近的島弧,例如阿留申群島等;第三類則是熱點島嶼,由地底的熱點(hot spot)所噴發出來的火山所形成,有許多位於大洋中央,例如夏威夷群島等大洋州中的「高島」。

  此三種島嶼所擁有的生物相並不相同,大陸島的生物相與大陸本身相近,但又因為海水隔離而有一定程度的特化;島弧與熱點所生成的島嶼,則受到大洋生物相的影響較大。倘若大陸島因為某些原因而距離大陸本身越來越遠,則受到大洋生物相的影響就會逐漸加大;反之,若島弧或熱點島嶼因板塊漂移而移向大陸,那麼受到大陸生物相的影響也會逐漸變大。而當島弧、熱點島嶼與大陸或大陸島碰撞後,該區的生物相就會相當的複雜而多樣,這或許也可以說明台灣生物多樣性的來源。

  2.生物如何到達島嶼

  海洋,是動物在島嶼、大陸間遷徙最大的障礙,大部分的生物在海洋中遷徙靠的是所謂的「樂透途徑(sweepstakes route)」,意即強風吹送或者植物殘骸搭載,而隨機抵達島嶼。不同種類的動物在這樣的遷徙過程中,也有不同的極限,大部分的動物可能都無法撐過長時間的海洋輸送,但有部分生物卻可以長途跋涉。1995年時,有兩個颶風橫掃加勒比海,其後有一批木頭及被連根拔起的樹幹在安哥拉島(Anguilla)的海岸出現,裡頭有大約15隻綠鬣蜥,這些綠鬣蜥於兩年半後仍舊生存,且擁有可繁殖的個體。此前安哥拉島並無綠鬣蜥的紀錄,學者由颶風路徑推斷,可能是從250公里外的瓜德羅普(Guadeloupe)所送來,旅程可能達一個月之久。

  植物在島嶼間的擴散則遠較動物容易,但儘管如此,不論動植物,島嶼的生物相仍強烈受到海洋隔閡的影響,短期而言,島嶼上生命的類別主要取決於動植物到達島嶼的速率,而這個速率則受到該島嶼與生物來源地的距離,以及生物來源地物種豐富度的影響。理論上,靠近生物種數豐富的大陸地區的島嶼,其生物種數也會較為豐富,而這個島嶼又成為下一個更深入海中的島嶼的生物來源地,而生物種數也逐漸遞減。

  3.島嶼面積

  島嶼的環境遠比大陸地區來的凶險,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偶發性的災難,如毀滅性的風災、海嘯或火山爆發,也有長時距的影響,如氣候變遷等。在大陸上,某一區域特定種類的滅絕,可藉由其他地區同種類生物的遷入而獲得補償,但在島嶼上,由於整體環境相對封閉,一旦物種滅絕,很難再有其他族群遷入。

  物種是否能順利在島嶼生存,是生物對於島嶼環境適應能力的唯一指標,然而,適應島嶼環境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首先,如果從外地遷移來島嶼的族群數量太少,該族群所擁有能適應環境的基因數也就相對較少(奠基者效應:founder effect),而且小族群對非適應性的遺傳組成改變非常敏感,容易發生隨機性的滅絕(小族群基因滅絕:genetic drift)。島嶼物種難以生存,又可以從鳥類滅絕狀態看出,75%於島嶼滅絕的鳥種,是分布於小型島嶼的,因此「島嶼面積」對於物種滅絕速率,有絕對的影響。

  綜合上述三點,我們可以簡單的描述幾個推論:

  1.島嶼類型將會影響島嶼與大陸間的距離,以及島嶼面積的大小。
  2.島嶼與生物來源地的距離,和物種遷入的速率約略呈反比。
  3.島嶼面積大小,與物種的滅絕速率約略呈反比,島嶼越大,滅絕速率越慢。

  有了上述的推論,島嶼生物地理學者便試圖整理出一套模式,藉以表現島嶼生物分布的特性。1967年美國生態學者R. McArthur和E. Wilson在《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一書中,利用量化理論來描述此現象。他們提出兩個結論:第一,移入和滅絕這兩個具有相關性的變動,最終將達到平衡;第二,島嶼面積與其擁有的物種數目有很強的相關性。

  他們整理出來的結果,如下圖一般呈現:


  他們以新形成、可供生物進駐的島嶼為例子作說明。在一開始,外來物種擴散繁殖的速率相當快速,因為擅於擴散的物種很快就會來到島上;隨著時間的演進,移入的生物越來越多是先前已經移入的種類,因此新種的增加速率會下降。此外,移入速率也受到島嶼位置的影響,較接近生物來源區的島嶼,生物擴散速度較快,而距離遠者擴散遷移進入速率較慢。

  相反的,生物滅絕的速率一開始較低,因為一開始種類數不多,然而移入的物種越多,每種生物都有滅絕的可能性,因此滅絕速率會開始提高。此外,剛開始生物種類少,每種生物所能佔有的生態棲位(niche)也較為多樣,利於生存;隨著種類數越多,彼此競爭生態棲位的結果,將導致物種族群數目縮小,更增加了族群滅絕的危機。

  假設島嶼上本來就有一種生物佔據A棲位,而又遷入了另一種同樣生存於A棲位的生物,兩種生物彼此的競爭,將可能導致其中一種物種完全滅絕於該島嶼,或者兩物種的族群數量都縮小而共有棲位(這會使得這兩種物種都更加特化,而生態棲位也更為狹窄,進而劃分兩種不同物種的棲位,但棲位縮小將使滅絕風險增加)。不論是上述哪種結果,都將造成滅絕速率的增加。

  根據上述結論,R. McArthur和E. Wilson認為生物區系最後將達到平衡,遷入與滅絕速率大致相等,呈現的是一種動態平衡,彼此間以物種替換(species turnover)來維持。而此理論目前大致上被廣泛接受,儘管如此,也有不少學者提出異議,例如說蝸牛所需的生活範圍非常小,幾乎在任何島嶼都不會達到數量飽和,還有一些島嶼上的生物種數並找不到趨向於平衡的證據,但上述島嶼生物地理學的理論,提供了學者們比較他們自己研究的結果的平台,而跳脫出個案式的研究,此外,該理論也被援引到其他隔離環境,如地下洞穴、山峰頂端等。

  近年來,島嶼生物地理學則提供了「保護區設立」一個方向,保護區的設立基本上是為了維持最大物種數量,在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中對於面積的描述,使得保護區、國家公園等的大小提供了一些想法,當然這還要配合保護區的保全對象特性。不消說,島嶼生態在保育上本來就有相當高的價值了。

臺灣植物垂直分布、北降和南降現象

http://geog-education.blogspot.tw/2010/12/blog-post.html#more/游牧笛

 

「北降現象」是一種植群的垂直分布因緯度升高,而逐漸降至低海拔的現象。其基本的外顯現象就是,在南邊(靠近赤道)必須生長在海拔較高處的植物,在北邊(距離赤道較遠)則可生長在比較低處;北降現象這個名詞的適用範圍僅限於北半球,在南半球則南北分布的狀態相反。

  在細談北降現象之前,先來了解植物的垂直分布。在不考慮區域氣候差異的狀態下,垂直高度的變化將會導致植群分布的差異,在台灣(林務局),通常以嘉義到玉山一線的植群分布作為基準,分做熱帶林、副熱帶林、溫帶林、寒帶林以及高山草原五大部分;生態學者則以植群科別由低至高分為楠榕林帶、楠櫧林(樟殼林)、針闊葉混淆林(上、下部櫟林帶)、針葉林(鐵杉-雲山帶及冷杉帶),以及由草原(箭竹為主)組成的高山帶。當然還有很多不同的分帶法,因目的而異,不過都與「高度」有關。

  會有上述的垂直分布,與熱能能量多寡有關,地表的熱能是地面長波輻射加熱為主(並不是陽光直射為主),因此海拔越高,長波輻射加熱能力越低,因此高海拔區域氣溫較低。同樣的,不同緯度帶的地表受熱程度也有相當差異,高緯度地區吸收的太陽短波輻射少,放出的地表長波輻射也就少,因此高緯度地區較為寒冷;正因為高緯度地區海拔1000公尺處可能與低緯度地區海拔2000公尺處的氣溫相同,因此在低緯度必須生長於2000公尺以上區域的植物,很有可能在高緯度地區海拔1000公尺處發現,此即為北降現象。

  舉些簡單的例子,例如在嘉義-阿里山地區海拔2000公尺以上廣泛出現的紅檜林,在台灣北部的拉拉山、赫威、棲蘭山等紅檜林,海拔僅約1000多公尺。在台灣,除了受到緯度帶的影響外,冬季強大的東北季風造成的降溫,也增強了北降現象,如台灣中南部要在3000公尺以上才能廣泛看到的龍膽科植物,在台灣北部海拔約1000多公尺就可以見到。

  上圖為日本中部與北海道植物垂直分布差異,可以見到北海道因緯度高,已經沒有了所謂的照葉樹林帶(常綠闊葉林),而高山草原的分布也由2300公尺降至約1000公尺,北降現象明顯。

 

 
  上圖為台灣植群分布圖,山區中的黑色線條分別為1500公尺與3000公尺等高線,可以見到黃綠色的涼溫帶針闊葉混合林,在台灣南部悉數必須在1500公尺以上才會出現,而在北部不到1500公尺的坪林地區看到。
  當然,純粹用垂直分布與北降現象,其實是無法展現出地表植群生長分布的全貌,畢竟植物的生長還受到雨量、土壤、日照時間、坡向、海陸分布等影響,所以其實是相當複雜的。例如生態學者就發現,台灣在荖濃溪、大武山以北的區域,大致上因緯度和東北季風的影響,而呈現明顯的北降現象;然而,往南至恆春半島一帶,其植群分布狀況則與北降現象恰好相反,有點像是以荖濃溪、大武山為中線南北對稱。台灣南端會有類似北降現象的植群「南降」情形發生,主要是因為台灣南端丘陵地與山地面積較小,能量的散失較快,在冬季溫度隨海拔的下降程度較中部山區為劇烈。
  上圖為世界年雨量與年均溫的比較圖。
  上圖為台灣不同位置(上方為北,下方為南)的植群分布圖,可以見到荖濃溪、大武山以北基本上呈現北降現象,以南則有南降的情形發生。
  以上簡單介紹有關植物群垂直分布、北降與南降的狀態,了解了植群分布的狀態後,可以依此類推動物群的分布、保護區的設立、人工造林等等,具有實務操作上的意義與價值,若有機會到野外,也可以比較一下,上述論點是否為真。
  附帶一提,「南降」為本人為了概括解釋台灣南端高冷植群分布如北部般海拔下降,自創的名詞,並不完全相同,北降現象越往北,熱帶林就會消失(因為沒有所需要的基礎熱能),但南降地區仍有熱帶林所需的基礎熱能,因此植群是被「壓縮」,並不是純粹的下降。也正因為南降這個詞是我自己說的,故老師們上課時,請勿把它當作一個專有名詞來用唷!

華萊士線與其延伸

http://geog-education.blogspot.tw/2010/11/blog-post_12.html/游牧笛

 

 

生物的分布,一直是早期博物學家探索的主要課題之一,自從達爾文在加拉巴哥群島的發現震驚全世界之後,有更多的博物學家也投入了未知大陸的生物分佈研究。對地理學界而言,比較有名的大概就是洪堡德,這位醫生世家出身的學者,在南美洲進行了相當長一段的生物標本採集,也算是後來地理學界重視「實察」的鼻祖吧!

  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些學者注意到,亞洲大陸東南側有連串的島嶼,好似把大陸陸塊延伸到另一頭的澳洲大陸,然而,澳洲大陸與亞洲大陸之間的生物相有極大的差異性,因此這些學者試圖在這些島中間,劃分出一條界線,以釐清哪些島的生物種類受到亞洲大陸影響較大?又有哪些島受到澳洲大陸的影響較大?

  此時一位叫做華萊士(Alfred R. Wallace)的生物學家,在十八世紀時於印尼一帶做野外生物調查,分析陸生性動物在該地的動物相及群集分布。漸漸的在他蒐集的資料中,反映出生物在自然在地球上的分布。其中最明顯的動物相差異在峇里島(Bali)與龍目島(Lombok)之間。根據他的說法,「印尼峇里島的動物系以亞洲的要素的動物呈優勢,而龍目島以東以新幾內亞(New Guneia)要素的動物呈優勢(山崎柄根,2001)。」於是,華萊士利用這種方法,以他所蒐集的鳥類資訊,在印尼數以萬計的島嶼中,畫出了一條線來,稱作「華萊士線」,線東的區域以亞洲大陸鳥類群相超過50%,稱作東洋區(Oriental),而線西則是大洋洲鳥類群相超過50%,稱作澳大拉西亞區(Australian)。



  上圖就是華萊士線的位置。華萊士線後來又有其他學者加以補充或提出不同的看法,主要有韋伯線(Weber’s Line)、里德克線(Lydekker’s Line)和赫胥黎線(Huxley’s Line)。韋伯線可說是增補華萊士線的不足,將原本只採計鳥類的線重新計算為採計所有動物,大致在華萊士線的東側;里德克線則畫在澳洲大陸棚外圍,此線與華萊士線之間稱作「華萊士區」,在冰河時期是兩側陸棚間的海峽地區,基本上可算是兩大動物群相間的過渡地帶;赫胥黎線則是將華萊士線往北延伸至菲律賓一帶,又被稱作「新華萊士線」。不管哪條線,他們都代表著兩大動物群相的分界,而此一分界有意義的原因則在於,華萊士線大約標示著冰河時期海水面下降後,陸地分布的外圍,也就是說,華萊士線以東,在冰河時期仍是海洋,因此大陸動物無法渡海,與亞洲大陸的物種歧異度自然就相當的高。




  二十世紀初期,日本生物學家大島正滿提出了華萊士線往北延伸的可能性,並透過了日本探險家鹿野忠雄的實地調查發現,在蘭嶼的「球背象鼻蟲」與「蘭嶼光澤蝸牛」有相當程度的菲律賓生物相存在,而與台灣本島的生物相差異較大,繼續研究其他物種之後,提出華萊士線北延應該畫在台灣本島和蘭嶼、綠島之間。近代的生物學家研究蘭嶼、綠島的植物之後,也更加印證了這樣的想法。當然近代也有檢討,在島嶼生物地理學中,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擴散能力,這條線是否能這樣截然的劃分?不過,不可否認的,華萊士線對於後來的生物地理學研究,提供了相當重要的線索與指引,因此華萊士也被稱為「生物地理學之父」! 

  如果將來有機會,到蘭嶼、綠島去看看,別忘了仔細觀察一下動植物,尋找一下你所認識的華萊士線兩旁,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侵蝕輪迴學說

(http://geog-education.blogspot.tw/2010/11/blog-post.html#more/游牧笛)

 

侵蝕輪迴學說 (Cycle of Erosion)

  侵蝕輪迴學說係由戴維斯於1899年所發表,他的學說主要應用於地形發育。他認為岩石的種類及構造(構造)、侵蝕作用的種類(營力),以及侵蝕營力作用的時間(時間)這三要素對於地貌發育有相當大的影響。 
  本學說的基本假設為一塊近乎平坦的原初大地,在內營力影響下急速隆起後,開始地貌的發育史。主要可分為三個時期:
  1.幼年期:絕對高度大,原本的地表大多存在,河流下蝕作用旺盛,河谷深而谷壁陡。
  2.壯年期:原本的地面顯著被侵蝕,河川側蝕能力加強,下蝕漸弱,河谷漸寬,河川分水嶺漸呈圓緩,谷壁也較不陡峭,地形上則以丘陵地為主。
  3.老年期:地表上凸起的地形所剩無幾,整體地形已達侵蝕基準面,產生新的平坦面,稱做準平原。此時河川幾無下蝕能力,地表上以堆積地形、曲流地形較為發達。
  戴維斯的學說認為最初的隆起地面被侵蝕作用逐漸夷平。也就是說,主要的搬運力-河流,到達侵蝕基準面之後,將不再具有下蝕的能力,最終地形將是一片接近平坦的準平原。
  潘克對於戴維斯的學說提出了質疑,依據他的說法,地形演育與地形的侵蝕循環無關,而是受控於與陸地隆起有關的河流侵蝕能力。於是潘克並不相信戴維斯說有一塊原初地面會發生急速隆起的事。但由於潘克本人的理論過於艱澀難懂,因此並沒有影響當時戴維斯學說的盛行,但他的理論也提供了另一種地形演育的觀念,也可補充戴維斯學說的不足之處。
  戴維斯的學說在現今已經少有學者完全相信,也不會把這個學說當成研究地形演育的好模式;但由於他提出了時間、營力,地形演育這三要素,為地形演育提出了一個完整的認識方向,仍有其價值存在。
 
  在台灣,目前有部分的地形學者認為,恆春半島壽卡到東原一帶,海拔約350公尺處的大片寬谷及眾多的低濕沼澤地,可能為老年期地形所形成之準平原,後又受到地殼擠壓作用而抬升至現在的高度。除此之外,宜蘭縣思源埡口更曾被日本學者認為是老年期的寬谷地形(但後來河川襲奪的概念取而代之),早期亦有學者認為,台灣中央山脈各大山頭高度差異不大,應為被抬升至高處的早期準平原面,稱作「高山平夷面」,但今日上述兩概念均受到強烈質疑,少有人使用。
 
雪見-聖稜線一景,遠看平平的山稜線曾被認為是準平原遺跡

華倫亭海岸分類

(http://geog-education.blogspot.tw/2010/11/blog-post_1844.html#more/游牧笛)

 

在開始敘述華倫亭的海岸分類之前,可以先釐清一下,分類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基本上將海岸地形做分類,不外乎下列幾個原因:第一,掌握海岸成因;第二,簡單了解海岸型態;第三,了解海岸發展。基本上,不論是為了商業交通目的(如建設港口)、海岸保安目的或者學術目的,海岸分類均十分重要。也正因為海岸分類十分重要,因此有許多人提出了不同的海岸分類,如沙岸、岩岸的分類,或者以成因而分成谷灣式(溺谷)海岸、珊瑚礁海岸……等。

  華倫亭(H. Valentin),為了能夠解釋在地方的侵蝕、堆積作用與大環境的沉水、離水作用,因此提出了一套特別的海岸分類。所謂侵蝕、堆積指的是海浪、潮汐與洋流影響海濱地區,若海水作用力強,則以侵蝕作用為主,海作用弱則以堆積作用為主;沉水跟離水則是指整個大環境的海水面相對變化,如陸地相對抬升或海平面相對下降,則稱之為離水,如陸地相對下降或海平面相對升高,則稱作沉水。堆積與離水將會造成海岸線向海洋的方向移動,從人的角度看,就像是海岸線往前(往海的方向)前進,因此稱為「進夷」;反之,侵蝕與沉水將造成海岸線向陸地退縮,稱為「退夷」。

  綜合了侵蝕、堆積、沉水、離水四大作用,華倫亭提出了一套他自己的海岸分類法,並可簡單繪製成下圖:

華倫亭海岸分類示意圖。
  上圖以四大作用為座標軸,畫出四個象限。其中沉水與侵蝕是會造成海岸線向內陸靠近,因此被稱為「退夷海岸」(上圖虛線的左下側);而離水和堆積作用則將造成海岸線向海洋移動,因此被稱為「進夷海岸」(上圖虛線的右上側),分隔進夷、退夷海岸的的對角線(圖中虛線)處,則稱作定止海岸,意即「沉水所造成的海岸線後退與堆積作用所造成的海岸線前進彼此互補」,或者「離水所造成的海岸線前進,與侵蝕所造成的海岸線後退彼此互補」,或者「沉水所造成的海岸線後退,與堆積所造成的海岸線前進彼此互補」!
  因此,在華倫亭海岸分類中,大致可分為「進夷海岸」、「退夷海岸」以及「定止海岸」這三大類,大類之中又可再細分,依照該處海岸落在上圖的象限處,可給予更為精確的命名,例如:
  1.離水侵蝕進夷海岸:大環境中陸地相對抬升,但海浪營力強大導致海岸侵蝕,但整體而言,陸地抬升所造成的海岸線前進,大於侵蝕作用所造成的海岸線後退,因此屬於進夷海岸。
  2.沉水堆積定止海岸:大環境中海水面相對上升,同時沉積作用旺盛,前者所造成的海岸線後退與後者所造成的海岸線前進大致相同,因此為定止海岸。
  華倫亭海岸分類可以明確地指出,在某個地方某個時間,海岸的狀態是如何,但在地形三要素中,時間因素卻無法被明顯表示,隨著時間的不同,海岸很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狀態,以台灣來說,近年來因為河川中攔沙壩大量建築,海岸沉積物的來源減少許多,因此侵蝕與堆積的狀態很可能有所改變,這在華倫亭海岸分類中難以被顯現,也因此,今日此種海岸分類近日較少再被提及。
  不過再回過頭來說,如果繼續按時間狀態分類下去,又分出不曉得多少類的海岸,那到底還有沒有分類的意義呢?以後各位在進行分類(不一定是海岸分類)時,要思考的是目的到底為何?而不是分的越細越好!

崩壞作用與崩壞地形

關於崩壞作用這篇文章講的精闢,值得一讀!

 (http://geog-education.blogspot.tw/2010/11/blog-post_15.html/游牧笛)

這邊要淺談中學地理課會上到的幾種主要地形作用中的「崩壞作用」,以及這些作用所形成的地形。地形百百種,為什麼要先挑崩壞地形呢?有幾個主要原因:第一,先前在雪美老師的計畫中,曾經執行過原住民國中生對於坡地災害(崩壞地形所造成的災害)識覺的研究,發現學生對於崩壞作用的定義其實是相當模糊的;第二,當我進入高中實習之後,我也負責上到了崩壞地形,但很明顯在後來的驗收中,學生們似乎學的不是很好;第三,近年來崩壞地形所造成的災害,見報率與被研究的機率高了許多,提升這方面的認知確實有一定的必要,以免隨著部分記者以訛傳訛。

  在一般狀況下,崩壞作用分為「崩塌」、「地滑」、「土石流」三種作用,而三民版的課本則在地滑中,將緩滑分出,稱作「潛移」,因此我們就暫且用這四種作用,來當作介紹的對象吧。

  要弄清楚這幾個地形作用,要先搞清楚崩壞作用受到那些地形要素的影響。在戴維斯的地形理論中,構造、營力與時間三大要素是必須被討論的,所以我們先一項一項來釐清。

  在構造上,崩塌一般而言發生在地質比較破碎的地點,例如斷層經過或者外營力侵蝕旺盛的位置;地滑則依其性質有所不同,坡面型地滑通常位於順向坡(尤其是坡腳被破壞處)的位置,而弧形地滑則通常發生在地質較為鬆軟處;土石流一般而言發生在岩屑較多的地方;潛移則好發於地面表層較鬆軟處。

  在營力上,崩塌、地滑是以重力作用為主,若遇到大雨的潤滑或地震等導致震動,其發生的界檻值會降低,相對發生的機率就會增加;土石流主要以流水營力為主,配合上重力使得土石與水的混合能夠從河道、溝谷中流動;潛移也是以重力作用為主,受到水的潤滑等不明顯。

  在時間上,崩塌、地滑都屬於快速發生,其中又以純重力作用所造成的崩塌速度最快,地滑居次,但也有快速如國道三號地滑一般的案例;土石流的速度差異大,其流速受到水量、坡度與谷床型態的影響,有慢到對生命安全無礙的,也有快如火車般可以直接沖進住家的;潛移是所有崩壞作用中速度最慢的,一般用肉眼無法觀察出來,多仰賴精密儀器,或者潛移發生處電線杆、墓碑的歪斜,或樹木基部的傾斜作為判斷指標。

  受到不同的地形要素影響,不同的崩壞作用也會產生不同的崩壞地形。

  崩塌通常是快速而近乎垂直的下落,崩落物堆積在坡腳或崖角處,常形成圓錐狀的「崩積錐」地形;坡面型地滑通常發生後,原地會出現岩層層面,地表平坦,弧形地滑則容易在發生位置上部出現小階梯狀的地形,下部則出現因重力擠壓而堆高的土丘;土石流在形態上,源頭的發生部經常為崩塌作用所產生的漏斗狀凹槽,接著順著溝谷流出,常造成河谷中有大量的「埋積物」,至平緩開闊的位置則類似沖積扇般,將沖積物展開而以扇狀平鋪於地表,稱作「土石扇」,土石扇與沖積扇的差別在於,沖積扇從扇頂到扇端顆粒明顯由大到小,而土石扇則是由小到大,但粒級分布並不顯著。

  以下用幾張照片,把上述的概念解釋一下:

崩塌地,受重力作用而直接崩落。
崩落物質到了可以堆積的位置後,產生圓錐狀的崩積錐地形。
  上面兩張照片,是崩塌作用以及所產生的崩塌地形。前一張圖是位於河川凹岸,河岸坡腳受到河水侵蝕而失去支撐,進而崩落;第二張圖則可能是因為豪大雨導致土石鬆動,進而落下堆積成崩積錐的地形。

  地滑速度快,大規模的地滑常造成地景的巨變。在台灣比較有名的例子,不外乎像是雲林草嶺地區因地震而滑落的事件,並且形成堰塞湖新草嶺潭,另一個有名的例子則是前陣子國道三號的地滑,造成了人員的傷亡;小林村的滅村事件,也可以算是個大規模的地滑。上述這兩種屬於坡面型的地滑,地滑發生的位置可以看到平滑的岩層層面。另一種地滑位於較鬆軟的地層(尤其可能發生在凸坡,也就是邊坡上部較緩,下部較陡處),例如苗栗的火炎山,該處岩層屬於頭嵙山層火炎山相,膠結程度較差,受到重力影響而在內部形成一個內凹的滑動面,在滑動區域上方可見到小階狀的景觀以及橫向裂隙,滑動區的下方則會有地表突起的現象。

新草嶺潭與造成堰塞壩的地滑。
弧形地滑。
  土石流事件與上面的山崩、地滑最大的差異是,水在土石流的角色不再只是配角(誘發因子或降低發生門檻的催化劑),而搖身一變成為發生的主角。土石流基本上是岩屑(包含土、石或泥)混合著大量的水,並且順著溝谷流動的現象;土石流流速與破壞力大致呈正比,而流速則受到該地坡度、土石與水的比例、溝谷寬度等因子所影響。在台灣,由於山高坡陡,降雨強度又大,因此土石流常常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台灣較為有名的土石流好發區域,以陳有蘭溪流域最為出名,常常聽到信義鄉神木村或哪個村又要撤離,就是因為容易發生土石流的關係。
  土石流的地形較為特殊,可分為最上部的發生區、中間的搬運區以及最末端的堆積區三大部分;發生區通常是崩塌地或者地質較為破碎的區塊,形成一個內凹漏斗狀的小盆狀地,可以匯集大量雨水;搬運區則是上部發生區土石與水混合後,依重力作用往低處搬運的路徑,通常為溝谷,土石流發生後,常出現溝谷被強大側蝕力所加大的現象,並會在溝谷中留下大量土石,稱為埋積物,可能成為下次土石流的材料;堆積區則是溝谷開闊處或地形平坦處,流能降低,搬運力減弱,因而出現扇狀堆積,類似沖積扇而另名為土石扇,其顆粒排列較為混雜(重力作用強),不像典型沖積扇的扇頂顆粒大、扇端顆粒小,土石扇並不具有明顯的流水淘選作用。
土石流河道中可見的大量埋積物,大小混雜,拍攝地點為陳有蘭溪。
  土石流、地滑與山崩一般來說規模較大,塊體崩壞、移動明顯,容易被察覺。「潛移」則速度慢、規模較小。潛移的產生基本上是山坡表面的土壤或岩屑受到重力作用影響,而逐漸向下緩緩移動的作用,對地表的破壞不明顯,地形上常出現小規模的裂縫或階狀(或是波浪狀)地形,但一般而言,受到地表植被的影響,不易察覺。較容易判別的方法為依靠地表其他物體的狀態來輔助判斷,例如基部彎曲的樹幹、與坡面銅向傾斜的電線桿或倒掉的墓碑等,都是經常拿來判斷是否有潛移發生的現象。
鼻頭角海階上的草原,靠近看可發現波浪狀的微小地形特徵。
圖左的電線杆在大雨過後因地表潛移而傾倒(台北雙溪)。
潛移示意圖。
  不論山崩、地滑、土石流與潛移,都會造成坡面的破壞,倘若有人工建物在這類地區,更應該要小心做好監測措施,有關坡地災害的監測,就留待有關災害監測的文章再來細談吧。

學地理的十個理由

加拿大地理教育議會(Canadian Council for Geographic Education)
學生要學地理的十個理由:

1.了解影響我們每日生活的基本自然體系(太陽與地球的關係、水循環、風與洋流等)。
2.學習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與人文特徵,以便在這個越來越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有效地運作。
3.了解過去的地理學,並且了解地理學如何在人類、人類的想法、居住地與環境的演化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4.建立對你的社區、省或領域、國家以及世界的心智圖,以便了解地方與事件「在哪裡」。
5.解釋人類與自然系統如何指引與改變地表的過程。
6.了解社會中的空間組織,看懂人與地的關連,即使這些常被認為是隨機分布的。
7.體認各種尺度的空間分布(地方與世界的),以便理解人地之間複雜的聯結關係。
8.能夠作出涉及自然環境與社會間的敏感判斷。
9.對地球這個人類家園懷有感激,並且能夠對如何運用地球上的資源,提供智慧的管理洞見。
10.了解全球相互依存的關係,成為一個更好的世界公民

GeoLiteracy_letter

Top 10 Reasons to Study Geography

  1. To understand basic physical systems that affect everyday life (e.g. earth-sun relationships, water cycles, wind and ocean currents).
  2. To learn the location of places and the phys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places in order to function more effectively in our increasingly interdependent world.
  3. To understand the geography of past times and how geography ha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evolution of people, their ideas, places and environments.
  4. To develop a mental map of your community, province or territory, country and the world so that you can understand the “where” of places and events.
  5. To explain how the processes of human and physical systems have arranged and sometimes changed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6. To understand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society and see order in what often appears to be random scattering of people and places.
  7. To recognize spatial distributions at all scales — local and worldwide —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 connectivity of people and places.
  8. To be able to make sensible judgements about matters involv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9. To appreciate Earth as the homeland of humankind and provide insight for wise management decisions about how the planet’s resources should be used.
  10. To understand global interdependence and to become a better global citizen.

全球經濟看不見的推手:寄錢回家

https://www.ted.com/talks/dilip_ratha_the_hidden_force_in_global_economics_sending_money_home?language=zh-tw#t-97871

 

2013 年,國際移工寄了 4130 億美元給家鄉的親戚朋友,這是政府間金融援助總額(約 1350 億美元)的三倍。這些通稱為「僑匯」的錢,大大改善了家鄉親友的生活,也是許多國家經濟活動的要角。經濟學家迪利‧拉塔講述這些「套著濃厚情感的紅包」有怎樣的願景,以及分析是什麼樣的實務和法規限制在扼殺它們的機會